幻海优品 - 虚拟会员特价充值平台
  • 移动版|
    移动版
  • 公众号|
    公众号
  • App
    App

  • 光大控股王欧: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正处于范式调整的新阶段

    4月26日,主题为“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创投研究院闭门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主办,LP智库战略支持。光大控股管理决策委员会成员王欧对中国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所处的环境和行业特点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我们的内

  • 淄博酒店涨价1.5倍被处罚,有人反对牺牲酒店利益,成全全市利益

    山东淄博张店区市监局于4月29日公布了一起酒店价格违法案件:接到群众投诉后,该局于4月24日对山东万信XX商贸有限公司喆X酒店(位于X泰大厦)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在2023年4月23日至2023年4月24日期间,各类型客房实际成交价格明显高于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各类型客房平均实际

  • 如何“复制”淄博?这里有一条城市营销通路

    淄博的爆火可以复制吗?整个四月,全国最火的城市莫过于淄博了,这座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凭借和工业完全不相关的烧烤火出了圈,从“鲁C”摇身一变成为全国城市的流量C位。它的爆火并不纯粹源于流量时代的天降热点,更多还在于背后政府的“暗中推动”,让热点维持成了热度。淄博发展成网红城市的背后,既反映了国内城市发展

  • 贵州地方债暴雷,谁会是下一个?

    01贵州地方债务问题近期,贵州的地方债务问题有些严重。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财税金融研究处调研发现,贵州多地债务问题已经难以依靠自身解决,化解债务工作难以推进。这件事其实并不奇怪,很多迹象早已表明:贵州地方债务方面存在风险。比如去年贵州遵义去年年末的城投债暴雷事件,详情可以阅读:。再比如上个月,贵州

  •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突然发声,房地产税将至?

    原创刘晓博3月26日,多家媒体转发了前财政部长楼继伟的一个重要观点: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楼继伟是在《比较》发表《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一文中,表达上述观点的。他的原话是:这是在投石问路吗?房地产税试点的脚步真的近了?房地产的立法是由全国人

  • 230亿元!利率最高的50年期国债来了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北京报道近日,财政部招标发行3期国债,其中,2023年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期限长达50年,发行量不超过230亿元,2073年3月2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这是我国发行的最长期限国债品种,以往国债多为5年期、10年期、20年期,最长为30年

  • 基金分红总额同比减少68.08%

    每经记者:任飞每经编辑:肖芮冬据诺安基金统计,上周T主力合约小幅上涨0.09元至99.805元,10年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1bp至2.9026%,10年国开债收益率小幅上行1.1bp至3.0916%。展望后市,基本面修复的成色得到初步验证,预期逐步转化成现实,利率下行空间预计有限。信用债市场,据华创证

  • 透视“国家账本”:保持必要支出强度 完善税费优惠政策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翻开“国家账本”,一系列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安排,释放出加力稳增长的强烈

  • 化解房地产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政府工作报告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也是2023年政府工作和金融工作重点之一。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从主要内容来看,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房地产;二是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改善资产负

  • 专家:专项债拉动投资成效凸显 新基建领域增长空间大

    本报记者杜雨萌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抓手,2022年专项债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也令各方更为期待今年专项债进一步“提质增效”。“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这当中包括预算安排的和依法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这两个部分,支持约3万个重点项

  • 两会 | 申万宏源证券杨成长:差异化施策,在发展中化解债务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提交多份经济领域的提案,其中一份提案主要关注如何化解债务风险。杨成长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全面恢复常态化增长的进程中,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活力,不能一刀切的控制债务规模,要支持市场主体合理的加杠杆需

  • 财政部部长刘昆: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财政部部长刘昆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土地出让收入列地方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主体。从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情况看,有部分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使用,约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15%左右,去年虽然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但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影响是可控的。由于具体数据尚待决算才能确定,

  • 新春第一会,各省拼经济出大招

    2023不一般。春节后上班首日,广东、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福建、河南等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全力拼经济的首年,各地都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吹响了开局起势的“冲锋号”。中国经济复苏进程的进度条,已在蹭蹭向上。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扑面而来。01关键词PK涌金君先来

  • 商业银行持债量近70万亿!新资本管理办法如何影响债市

    银保监会及央行日前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新规”)公开征求意见。新规为落实巴塞尔委员会于2017年出台的新巴塞尔协议III监管要求,目标是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办法拟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新规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小。数据显示,商业银行持有69.1万亿元债券,占托管

  • 经济日报:培育上市公司不能拔苗助长

    近一段时间,多地提出了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目标数量,并明确了补贴标准。比如,有的地方提出对在国内上市或挂牌的本市企业给予2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的资金补助,有的地方甚至明确对科创板首发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总额不超过1500万元补助,力度不可谓不大。上市公司是地方经济的领头羊,其数量也是反映地区经

  • 经济日报金观平:确保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于“三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这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之后,再次强调这一要求。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时期,这传递出中央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的坚定决心。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对“土地财政

  • 金观平:确保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于“三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这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之后,再次强调这一要求。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时期,这传递出中央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的坚定决心。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对“土地财政

  • 马上评|多地试点商品房现售制,预售制要退出历史舞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自今年1月份,住建部首次系统、明确提出现房销售概念,要求各地政府和房企关注预售制度改革以来,“现房销售”的热度居高不下。1月17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指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会议召开后不久,

  • 各地加大举债稳增长,推动化解隐性债务防风险

    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今年积极财政政策仍需“加力提效”。而为了稳增长,举债“开前门”,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仍将保持增长。为了防风险,需堵住“后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将继续压减。2月1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求是》发表《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文。刘昆认为,当前保持财政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继续

推荐阅读

添加微信
微信客服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