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优品 - 虚拟会员特价充值平台
  • 移动版|
    移动版
  • 公众号|
    公众号
  • App
    App

ID.系列2022年在华销量翻番,大众汽车集团转型再加速

2023-01-14

1月12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的2022年在华销量数据显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合资企业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共交付新车超318万辆,同比下降3.6%,但市场占有率达到15.1%。除了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了优势,大众汽车集团的新能源汽车表现情况可圈可点,更是被官方着重点名,“集团在华新能源汽


1月12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的2022年在华销量数据显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合资企业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共交付新车超318万辆,同比下降3.6%,但市场占有率达到15.1%。

除了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了优势,大众汽车集团的新能源汽车表现情况可圈可点,更是被官方着重点名,“集团在华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7.1%,达到206500辆,其中,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同比增长68.2%。ID.系列车型表现尤为突出,销量较2021年增长超过一倍,达到143100辆。”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各品牌的韧性。要知道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不但面临了行业共同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其合资企业所在地——上海和长春的工厂因疫情原因长时间停工,部分地区的经销商网络也因疫情经历运营中断。

对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2022年的市场表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及旗下各品牌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表现出强大的韧性。 我们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并成功推动数字化和电动化转型,这种强势地位将为我们在2023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市占率15.1%,大众依然是中国消费者首选之一

贝瑞德表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大多数品牌不仅超越了此前预期的交付量,还实现了同比增长,显示出了集团供应链稳定性的提升、外部环境的好转,以及消费需求的强劲。



在与媒体交流中,他说道:“中国汽车市场在2022年达到了2100万辆,同比取得30万辆左右的增长。但在年初时,我们预计的数字要比这个数字高得多,年初疫情对供应商以及春季生产产生影响, 11月、12月疫情反复,也显著放慢了预期的增长。”

从2022年交付数据来看,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市场交付量为318万辆,同比下滑3.6%,但市场占有率达到15.1%,保持了领先地位,依然是中国消费者首选之一。

具体到细分品牌,大众品牌和捷达(参数丨图片)子品牌交付量超239.71万辆,同比下降1.3%。其中,新能源车型交付18.06万,同比增长达51.6%,纯电ID.系列占比79.2%。值得一提的是,大众品牌在2022年中实现了在华累计交付4000万辆的里程碑。



斯柯达品牌交付量为4.46万辆,在2022年上市了斯柯达全新柯迪亚克及柯迪亚克GT。

奥迪品牌交付量为642548辆,其中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增长9.8%。在“奥迪中国进取2030战略”的指引下,奥迪2022年先后推出Q4 e-Tron SUV、Q5 Roadjet e-Tron和进口车型e-Tron GT三款电动车;在华第一个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建设工作也已经顺利开展。

保时捷品牌交付跑车93286辆,同时进一步推进电动化,截至2022年底向中国引进了21款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其中9款为Taycan及其衍生车型。

宾利品牌在2022年迎来在华20周年,全年交付量达到3655辆;兰博基尼品牌美誉度继续上升,交付量达到1018台,同比增长9%。

ID.7打头阵,加速电动化转型

“对于我们新能源汽车销量,我感到非常满意。”贝瑞德特别提到新能源汽车交付情况。从数据来看,大众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交付26.5万辆,同比增长37.1%,其中,纯电动车型交付15.5万辆,同比增长68.2%。在纯电动车型中,ID.系列交付14.3万辆,同比增长102.9%。

据了解,2022年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纯电汽车销量排行中名列前十,ID.4和ID.6车型分别在紧凑型及中大型纯电SUV细分市场排名第三。



对于ID.系列取得的成绩,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说道:“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中国本土品牌非常具有竞争力。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激励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努力,并发掘增长的潜力。”

同时,孟侠也说到,从燃油车市场结构来看,70%为合资企业,而在电动车领域,80%是中国本土企业。2023年市场中大约会有80款新能源车型推出,也会有越来越的企业加入,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车企能分到的份额越来越小。

不过,对于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全年表现,大众汽车集团还是做出了乐观的判断:2022年每4辆销售的新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这一占比将提升到1/3,交付量达到790万辆。预计到2028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会超过燃油车。

基于这些判断,大众汽车集团不断推进电动化战略落地,推出新车型并投资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新车型方面,2023年下半年,以ID. AERO概念车为原型车的旗舰车型ID.7将在正式推出,该车已经于月初的2023 CES上亮相,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700公里,将ID.家族的产品阵容从小型车、紧凑型SUV、中大型SUV拓展至高端中型轿车市场。

2023年底,大众安徽也会推出新产品,其量产车型将在2024年登陆市场;奥迪品牌旗下的Q4 e-tron和Q5 e-tron也将于2023年在中国迎来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度。

在充电网络建设方面,大众汽车集团的充电合资企业开迈斯已建成了1000多个充电站、共9000多个充电终端,并计划到2025年实现充电终端数量翻番。目前,开迈斯提供的充电服务已惠及全国140多个城市的超过120万新能源汽车用户,累计充电量达1.13亿千瓦时。

体系架构+本土研发,“在中国,为中国”

一直以来,外界习惯用“大象转身”来形容跨国车企的电动化转型。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真正地进行了一次大转身。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调整在华管理架构,成立了集团在华跨品牌中枢决策组织——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速度”,并且更加深入和快速地融入到中国整个电动出行的生态系统当中。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会赋予了中国区更大自主权。大众汽车品牌、奥迪品牌和CARIAD三个重要品牌都在董事会当中,也使得内部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在集团旗下各个品牌之间发挥协同效应。

“中国是全球汽车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向电动出行的转型势不可挡、中国已经进入智能网联汽车的时代。”履新4个月的贝瑞德表示,大众汽车集团正在适应这些新的趋势和发展,在决策和开发过程中会进一步提速,进行更多“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更加融入到中国本土的生态系统中,也更多地受益于中国的快速创新。

他进一步说到,到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和在华的合资伙伴会在电动出行领域共同投资150亿欧元。



具体到软件研发,大众汽车集团将不断充实在中国本土的软件研发能力和人员,为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做出更直接的响应。为此,2022年初,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CARIAD正式成立了在中国的子公司,更快为中国客户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据了解,CARIAD的软件工程师数量翻番,达到1200人以上。到2025年,多达2000人将加入到“在中国,为中国”的开发工作中。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旗下CARIAD与中国自动驾驶芯片企业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针对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系统,共同开发芯片级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并与各个品牌共同将之集成到汽车产品中


添加微信
微信客服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