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优品 - 虚拟会员特价充值平台
  • 移动版|
    移动版
  • 公众号|
    公众号
  • App
    App

寻找10000个保护自然的发起人 你是这1/10000吗?

2022-12-17

如今,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前不久,全球人口达到80亿,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预示着我们距离人口峰值又近了一步,也意味着,在平衡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上,人类需要有更积极的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一件具体的小事开始做起,关键是有一个愿力。 比如尝试建立一个保护小区。

如今,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前不久,全球人口达到80亿,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预示着我们距离人口峰值又近了一步,也意味着,在平衡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上,人类需要有更积极的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一件具体的小事开始做起,关键是有一个愿力。

比如尝试建立一个保护小区。

如果你是一个城市的观鸟者,常常去各种各样的地方找鸟观鸟,这些地方生态的好坏决定了鸟的多少,因此,你所喜欢的、鸟多的地方,就跟你产生了联系,你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利益相关者”。

你关心这块地方,哪怕不是这块地方的拥有者和管理者,你就可以为这里发声。

作为一个城市的居民,你愿意这个城市对鸟类更加友好,你可以有一个具体的保护这片土地的建议;有同样的想法的人,可能更多,大家联合起来发声,你们就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就创造了与这个地方的关联,以及与管理者商议的基础。这个地方可以是一个公园、一条水沟、一个校园、一片小区绿地。

逐渐地,如果土地的管理者也有了保护的共识,在这片土地上居民参与共建保护小区的提议就有可能被认可。

自然保护小区

1. 自然保护小区是在人口密集、经济社会活动频繁的地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精细管理和对人为活动的合理控制来维持甚至恢复生物多样性。由于不是依靠隔离人与自然,而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进行保护,小区的普适性更强,也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拉近自然保护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普通人的自发的参与是自然保护小区最大的特色。

2.2021年9月2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八大平行论坛之一,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在昆明开幕。论坛上发布了“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北京大学校园自然保护小区”案例成功入选。

北京大学建立保护小区,主要是由学生们提出来想法,并由学生们参与管理和维护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示范:

1. 主动创造跟一片土地的关系,

2. 寻找更多有同样想法的人,达成共识 – 将意愿转化成更多人的意愿

3. 将一个愿望转化为集体行动。

很多时候一件好事能够促成,与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有最初的意愿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发起人”不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达成更大的共识,最终把它转化成一个落地的、可见的成果,有时甚至变不可能为可能。

要让生物多样性真正得到保护,需要越来越多的“发起人”。

基于此,腾讯基金会、腾讯公益、腾讯新闻、腾讯SSV共同发起“我的野朋友”保护生物多样性小红花日,由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作为发起人,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和生态伙伴发起倡议“保护我的野朋友,守护城市生态家园”,寻找10000个保护自然的“发起人”,一起关注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以上内容摘自《我的野朋友行动指南》,该指南由本次倡议发起方共创完成。您可以在关注解法Solution公众号,后台回复“我的野朋友”获取指南全文

为什么要加入?

看完以上三条指南,你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

嘴上说热爱自然不难,参与一次两次保护行动也不难。

难的是让保护自然的意愿转化成持续的行动,再转化成更多人的意愿,达成更大的共识。

因此,我们诚挚邀请你加入到我们的社群中。

无论你是小白,还是专家,我们都期盼你的加入,一起达成共识。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路上,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你可以关注腾讯公益微信账号,找到本篇文章,获取加入社群的入口。

加入能获得什么?

在这里,你不仅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机会以志愿者或公民科学家的身份参与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观察、研究和保护中去,并获得更多专业力量的支持和协助。

腾讯基金会将联合各家公益机构,定期开展各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活动,并提供持续的传播和资源的支持,希望能聚集更多的“发起人”。

我们希望能够持续地、长久地和你一起同行,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件事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里生根发芽。

你也可以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小区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一个社区、乡村的居民,一个学校的师生,一个公司的员工,或者是一名管理者,你关心你脚下的土地,关心附近的生态。

那么你也可以成为一名“自然保护小区”的发起人——聚集一群人,持续保护你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腾讯基金会将会联合公益机构,在后续开展针对性的闭门研讨会,提供持续的传播和资源支持,推动落地更多的“自然保护小区”。

我们的合作伙伴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城市公园、工厂企业、农田、人工林,这些并非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目标的土地上开展“兼容性保护”的尝试,保护、恢复“近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并通过鼓励和引导公众以公民科学的形式参与到调查、保护和恢复实践,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伙伴发起“北京自然观察节”、“传粉昆虫调查”、“城市建筑鸟撞问题调查”等项目,并上线了公民科学数据可视化平台,持续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人口超过2100万的北京,野生动物与人的距离并不遥远,鸟类是在城市中最常相遇的动物。因为东亚-澳大利西亚的候鸟迁徙路线也正好经过北京,一年四季北京都有各种鸟类伴随大家,它们是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鸟类“邻居”。SEE基金会将以“北京中轴线”为纽带,通过支持科研团队完成以北京雨燕为代表的中轴线沿线鸟类资源调查、制作中轴线观鸟手册、举办中轴线观鸟活动,带动北京市市民、外地游客日常参与观鸟活动,提升公众对鸟类保护的认知,让鸟儿与人类共享美好自然!

所有人类活动对鸟类生存造成的威胁中,鸟撞玻璃导致的鸟类死亡数量高居第二名。因此,昆山杜克大学、朱磊博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守护荒野、红树林基金会和自然之友共同发起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旨在通过公民科学项目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内的鸟撞科学调查和防鸟撞改造行动,为有利于防止鸟撞的干预措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支持,共同创造对鸟类更加友善的城市环境。项目希望邀请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机构加入,成为城市调查伙伴,更长期、更有效地组织各地志愿者完成调研工作,一起搭建更完善的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

上海生境花园项目于 2017 年启动,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们一起打造多功能的花园和绿色空间,通过植物养护、生态监测、科普培训等方式,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更多更好的栖息地,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升生态空间品质,让自然融入生活,让花园也拥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生活里可以亲近的自然。

2022年,城市荒野工作室与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上海市林业总站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上海地区传粉昆虫监测”项目,以上海市为调查区域,采用公民科学的形式对上海地区的传粉昆虫种类进行大规模的监测,并对传粉昆虫和不同开花植物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作为一家专注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城市生态修复的机构,2019年7月,城市荒野与上海浦江郊野公园合作,以生态系统修复及乡土生物多样性恢复为目的划出了一块试验区,作为“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进行相关的研究和科普教育。

通过“更负责任的吃”,来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致力于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让食物体系健康、美味、可持续。

项目面向公众招募志愿者团队,对园区内的本土物种生物多样性进行本底调查,试图探索物种间的联系,了解它们在园区生存、分布的情况,为城市中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栖息地管理提供经验。此外,项目通过开展一系列本土物种科普宣讲及本土自然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引导公众观察和认识身边的自然。

项目不是要向北京空投豹子,而是以豹之名,修复荒野:改善太行山环境,恢复其生物多样性;重新连通被割裂的生态廊道,让豹从山西、河北沿着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自然扩散,重回阔别十二年之久的北京老家。大型猛兽的重新引入历史分布区在国内尚属首次,“带豹回家”内容庞大,涉及面广,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公益项目。因此,需要更多志愿者的参与,进行公众倡导,修复人心,普及和传播相关理念。

“栖城市•爱自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由爱栖自然发起,以公民科学为核心手法,以保护管理建议为行动依据,以信息化工具作为基础,以经验推广和合作发生为最终落脚,致力于带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的广泛关注和行动发生。项目前期联合推动了城市自然探索家计划、深圳城市自然挑战赛、梅沙自然观察年、深圳城市自然观察季、深圳城市蝴蝶观察等品牌活动,以深圳为试点城市,开展了大量城市自然保护实践。未来,项目将继续与更多民间公益伙伴联合共创,持续推动更多人参与城市自然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守护人与自然共同的家园。

一个致力于缓解山野垃圾污染问题的户外环保公益组织,以“享受自然,更要手护自然”为初心,主要聚焦北京周边热门户外路线开展山野捡拾活动。截至2022年11月21日,累计组织开展了27期线下活动,参与志愿者共1707人次,清理失控山野垃圾超过3.5吨,徒步里程300余公里。

项目选择以每个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物种监测与保护为抓手,全面覆盖雪豹所在的高山生态系统、水獭所在的淡水生态系统、貂熊所在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新疆郁金香所在的荒漠生态系统。在众多保护地中,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距离最近的雪豹足迹距离只有20公里。乌鲁木齐河养育着乌鲁木齐人民,雪豹又是山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项目旨在面向城市公民和当地社区居民展示物种之美、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公民科学家观察的同时,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垃圾分类回收理念,让自然保护触手可及。

守护荒野,希望能通过共享联合的方式打破公益环保的认知壁垒,让自然保护触手可及,让更多人能“重拾荒野、守护荒野”。守护荒野的「艺术守护荒野」项目,致力于陪伴中国艺术家志愿者群体,通过链接自然、赞赏自然艺术,参与各种环境保护项目和保护倡议,以支持中国的自然环境、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相关自然保护。

感谢所有联合发起方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添加微信
微信客服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