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优品 - 虚拟会员特价充值平台
  • 移动版|
    移动版
  • 公众号|
    公众号
  • App
    App

谢逸枫:前2月信贷狂飙6.7万亿!进入房地产的信贷却杯水车薪

2023-03-14

文/谢逸枫2023年3月10日,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1月4.9万亿元),延续“开门红”态势,同比多增5928亿元。前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1万亿元。注意的是2月全国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1月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代表个人住房贷款的

文/谢逸枫

2023年3月10日,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1月4.9万亿元),延续“开门红”态势,同比多增5928亿元。前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1万亿元。



注意的是2月全国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1月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代表个人住房贷款的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1月2231亿元),说明住房贷款正在减少。

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金融数据反映出当前宏观市场主体预期持续改善,实体内生融资需求正不断恢复,货币、财政的宽信用进程正在加速。

这是拼经济,印钞机轰鸣声。目前来看,前2月6.7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的信贷,大量地进入企、事业单位,不是房地产。因为个人住户贷款只有4653亿元,代表个人住房贷款仅有3094亿元。

2023年1月M2增速12.6%,2月达到12.9%,创下自2016年4月以来,过去六年同期记录最高值。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万亿元(1月4.93万亿元),创下2001年以来同期,23年最高记录。



M1、M2的变化,是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条件。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潜在的购买力。若M1快,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快,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M2过高而M1过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目前的M2过高,M1过低,需求不旺盛,却是债务危机风险的印证。

其一是M1下降

2023年2月M1同比增长5.8%(1月M1增长6.7%),M1余额65.7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环比下降0.9%。数据显示,M1增长呈现回落、下降的趋势。

2022年12月末M1同比增长3.7%、11月4.6%,10月5.8%、9月6.4%、8月6.1%、7月6.7%、6月5.8%、5月4.6%、4月5.1%、3月4.7%、2月4.7%、1月1.9%。

2021年12月M1同比增长3.5%、11月3%、10月2.8%、9月3.1%、8月4.2%、7月4.9%、6月5.5%、5月6.1%、4月6.2%,3月7.1%,2月7.4%,1月14.7%。

2020年12月8.6%、11月10.7%、10月10.5%、9月10.9%、8月10.4%、7月10.7%、6月11.1%、5月11.1%、4月11.1%、3月8.9%、2月10.1%、1月8.4%。

其二是剪刀差扩大

2023年2月M1是5.8%,M2是12.9%。因此,2月M2与M1剪刀差为7.1%(1月5.9%),环比扩大1.2%。2022年12月8.1%、11月7.8%,10月6%,9月5.7%、8月6.1%、7月5.3%。

目前国内实体经济逐渐活跃,M1增速下降,导致M2与M1的剪刀差扩大。2月M1与M2增速剪刀差较上月扩大1.2%,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化加快,但是投资、消费的复苏比较缓慢。

2月M1与M2“剪刀差”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大背景下,企业投资意愿不高,表明消费、投资好转,但是离复苏回暖还早。说明信贷资金传导到实体经济效果有待观察。

其三是M2狂飙

2023年2月M2同比增长12.9%(1月12.6%),环比扩大0.0%,创2016年4月以来走高记录。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环比上涨0.3%。



2022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11.8%、11月12.4%、10月11.8%、9月12.1%、8月12.2%、7月12%、6月11.4%、5月11.1%、4月10.5%、3月9.7%、2月9.2%、1月9.8%。

2021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9%%,11月8.5%、10月8.7%、9月8.3%、8月8.2%、7月8.3%、6月8.6%、5月8.3%、4月8.1%、3月9.4%,2月10.1%、1月9.4%。

2月M2同比增速高位上扬,原因是2月信贷继续超预期放量,带动存款派生加速。2月加大公开市场滚动操作以保障流动性充裕,也为M2同比增速提供支撑。

其四是信贷狂飙

2023年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1月4.9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毫无疑问的是2023年全年信贷“开门红”,可谓是成色十足,创下自2001年有记录以来单月增量新高记录。



背后的原因,与疫情过峰、消费复苏、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季节性习惯有关。一是国内积极引动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项目、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推动宽信用,政策适度靠前发力,助力经济复苏。

二是国内持续优化防疫措施,疫情对经济活动干扰明显减弱,经济活动明显恢复,1月PMI指数,反映出居民消费需求强劲反弹,企业生产投资意愿明显改善,这有助于带动居民消费信贷和企业贷款需求。

其五是房贷腰斩

不可思议的是住户、个人房贷的占比回落到个位数。

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占新增贷款的11.49%,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占新增贷款的4.76%,说明房贷与销售成交不匹配,说明全款买房的多。

2023年1月住户贷款2572亿元,占新增贷款4.9万亿元的5.1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2231亿元,占新增贷款4.9万元的4.55%。意味着2023年1月全国住户、个人房贷占新增贷款创最低记录。

2022年全国住户贷款3.83万亿元,占新增贷款21.31万亿元的17.97%(2021年39.6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2.75万亿元,占新增贷款21.31万元的12.90%(2021年30.47%),同比下降17.57%。

其六是信贷去向

按照信贷结构看,2023年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而企(事)业单位贷款就占到1.6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9亿元。



说明信贷去向处于处于“企业借钱、居民观望”的态势,企业部门是新增贷款的“主力军”。单从对公贷款的结构数据看,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的新增规模均超历史同期,创下有数据以来新高。

企业强、居民由弱逐渐增强。结构在年后有一定改善。2023年2月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1月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1月341亿元),环比大幅回正,高于上年同期的1006亿元。

2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8100亿元,同比多增5800亿元。其中,居民、企业贷款分别新增2081亿元、16100亿元,同比多增5450亿元、3700亿元,新增居民贷款同比变化自2021年11月以来,时隔16个月首次转正。

即便1月、2月信贷投放较好,由于经济恢复的基础不牢靠,短期内货币政策并不具备退出宽松转向的前提,需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ZF债融资规模较大,不排除后续央行降准的可能。

预计2023年降准、降息,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2万亿元。2023年新增信贷规模不会低于2022年,预计有望达到22万亿元。宽信用将成为助力2023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


添加微信
微信客服号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